《國風·秦風·蒹葭》是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集《詩經》中的一篇。全詩三章,每章八句。此詩曾被認為是用來譏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禮來鞏固他的國家,或惋惜招引隱居的賢士而不可得;現在一般認為這是一首情歌,寫追求所愛而不及的惆悵與苦悶。全詩三章,重章疊唱,后兩章只是對首章文字略加改動而成,形成各章內部韻律協和而各章之間韻律參差的效果,也造成了語義的往復推進。
蒹葭
The Reed
許淵沖(譯)
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
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
Green, green the reed
Dew and frost gleam
Where’s she I need
Beyond the stream
溯洄從之 道阻且長
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央
Upstream I go
the way is long
Downstream I go
She’s there among
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
所謂伊人 在水之湄
White, white the reed
Dew not yet dried
Where’s she I need
On the other side
溯洄從之 道阻且躋
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坻
Upstream I go
Hard is the way
Downstream I go
She’s far away
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
所謂伊人 在水之涘
Bright, bright the reed
Dew and frost blend
Where’s she I need
At river’s end
溯洄從之 道阻且右
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沚
Upstream I go
The way does wind
Downstream I go
She’s far behind
《詩經》,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,收錄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(公元前1100-600年左右)的詩歌305首,其中6首有目無辭,即為笙詩,故又稱“詩三百”。先秦時稱其為《詩》,或取其整數稱《詩三百》。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,始稱《詩經》,并沿用至今。 《詩經》內容豐富,反映了勞動與愛情、戰爭與徭役、壓迫與反抗、風俗與婚姻、祭祖與宴會,甚至天象、地貌、動物、植物等方方面面,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,被譽為古代社會的人生百科全書。